环保产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主要指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环保药剂等的生产经营.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废渣综合利用,废液(水)综合利用,废气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三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
1.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环保产业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环保产业主要包括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不进一步恶化而进行的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生态系统平衡恢复等活动.如植被恢复,沙漠治理,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物种多样化,新能源的开发等,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世界环境保护及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资源是绿色国民账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活动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利于克服目前我国将资源和环境分头管理造成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水平降低的严峻状况.
2.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
清洁生产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稀缺资源的代用及资源的再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实现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主要包括研究,开发和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的三废排放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产品中有害物含量等.
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的投入品和产出品分散在各个产业的生产过程中,是能全部市场化的产业,各产业内部完全具有自我积累和发展的机制.目前制约我国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机制.因此,整体上应采取以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推进企业研究,发展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和洁净产品.同时,在我国采取措施推进 ISO14000标准的实施,培育,发展和完善环保产业市场,规范市场秩序.
3.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
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在现实中表现为两个大的部分,其一是各类生产型企业内部的各种污染处理工艺以及为这些企业提供废弃物和污染物处理,综合利用与回收技术和设备的生产企业;其二是各种排放集中处理,综合利用与回收企业,在性质上相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延伸.后者的投入产出是可以进行独立统计的,前者则难以划分为独立的产业部门,较难进行投入产出(特别是产出)统计.
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随着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污染源控制服务更多地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其投入将更多地依赖政府财政中的公共投入.但是,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的产出功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保护环境是这类产业产出的公共物品功能;另一方面,它还同时具有为排污企业提供污染物处理的功能,从后者来看,具有较完备的投入产出体系.在污染源控制职能社会化后,其服务职能具有市场化(即将污染控制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各排放企业)的基础.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以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应采取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战略,依靠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通过各种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社会上的科技,资金,管理等综合力量参与进来,形成"政府组织,部门牵头,企业出资"的新机制,为污染控制型环保产业提供市场化的条件,形成良性的积累和发展机制.而在经济发展的较高级阶段,由于其规模经济特征和溢出效应,在调整行政和经济政策的同时,政府通过政府控股,收购等方式,由政府控制这部分产业,将其作为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管理,由政府来提供这部分公共物品的服务.
4.污染治理型环保产业
污染治理是指当污染物已经排放到环境中并已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以后,通过采用污染治理技术减少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的一种方式.
污染治理型环保产业的投入包括资本品,上游企业提供的各种中间品和劳动力,其关联产业主要是资本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企业.污染治理型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其上游企业(主要是环保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需求.但是,由于其产出的完全公共物品特性,有些环境问题涉及到整个流域甚至是全球环境问题,而且,污染治理的投资与运作费用较之污染控制要大得多,且产出的效费比很低,完全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
由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应综合运用市场手段和政府力量,根据各类环保产业的特征分别制定发展战略和策略.目前特别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建设,充分运用好各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经济手段,促进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和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减轻我国环境生态面临的压力.